惠陽法院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我院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升級改造訴訟服務中心,致力于實現訴訟服務升級提檔,充分發揮線上、線下訴訟服務功能,打通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訴訟服務中心大升級,司法便民更貼心

走近我院升級改造后的訴訟服務中心,立案窗口、調解中心、材料流轉中心、自助立案區、等候區、便民服務區等功能區劃分井然有序,布局合理,各功能區依據功能的不同人性化設置不同的服務設施,并配置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司法便民服務,方便當事人辦理各項業務,提升人民群眾辦理業務的舒適感和滿意度。
“惠陽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后,購置了自助填單機及風險評估一體機,更新了便民傘架、充電樁,添置了便民藥箱、ATM機等便民設備,標準化工作流程和一站式訴訟服務指南在宣傳展板上一目了然,為當事人營造集約高效、舒適便捷的司法訴訟環境。”當事人黃先生說道。
“惠陽法院的訴訟服務水平提高是顯而易見的,訴訟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進步發展,惠陽法院也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便民利民,司法服務水平提升成效明顯,為惠陽法院點贊!”區人大代表實地參觀我院訴訟服務中心后,作出充分的肯定。
自七月份以來,我院全力推進訴訟服務中心現代化、集約化建設,不斷提檔升級,滿足人民群眾新時代的司法需求。“下好‘先手棋’,對訴訟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建立更好的司法服務環境,提供更好的便民設施設備,努力讓老百姓感受到訴訟服務的便捷、貼心,是我們推進落實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工作要求。”立案庭負責人李杏連如是說,“此外,立案庭還制定崗位責任制,全面規范導訴分流、訴調對接、司法確認、登記立案、訴前調解、財產保全、信訪接待等方面的工作職責和內容,致力于打造立體化、零距離、全方位的訴訟服務格局。”
多元解紛出實招,訴源治理見成效
我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不斷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減少訴訟案件量。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截至2020年11月10日,我院在全省基層法院質效評估總體得分排名中位居第18名,在建機制、定規則、搭平臺等方面得到充分肯定。
我院采取“先調+繁簡分流+訴調+速裁+精審”的路徑,建立多元解紛機制。秉承調解優先的原則,我院積極推進訴前聯調機制,將“訴前調解”前置,對起訴前未經調解的糾紛,除依法不得調解的以外,全部納入訴前聯調范圍,利用多元解紛機制中的多類型調解平臺進行先行調解,即“先調”。設置調解中心、在線調解室,積極與勞動部門、交警部門、司法局、工會、工商聯、調委會、各鄉鎮司法所等部門組織對接合作,共享數據;同時,引進各行業調解經驗豐富的調解員13名,分時段在我院駐點為當事人提供調解服務。我院今年共受理訴前聯調案件2870件,成功調解241件,有效降低當事人糾紛化解成本,提升糾紛化解效率。
“先調”不成,則進入“繁簡分流+訴調+速裁+精審”階段。我院扎實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著力提升訴訟效率。一方面設置六個速裁快審團隊,分布在立案庭和秋長法庭,堅持“簡案快審”原則,審結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民商事案件2228件,結案率達81%,有效提高訴訟效率;涉及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則流轉至普通民事審判團隊審理,實行“繁案精審”;另一方面推行案件分類管理試點工作,不同類型案件由不同部門統一審理,提高審判效率。
“心里的大石頭可算落下了,有了法院出具的司法確認書,公司拖欠的工資再也不怕要不回來了。”原來,付某就職的某家具公司由于經營不善,從去年起拖欠付某7個月工資共計3.3萬元。經秋長人社所調解后,雙方盡管達成調解協議,但依然心存疑慮。為此,秋長人社所通過訴前聯調機制與秋長法庭聯系。對接該案的黃志鋒法官詳細向秋長人社所工作人員了解案情以及付某的擔憂,告知雙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若法院通過審查裁定該調解協議有效,而該公司拒不履行生效的民事裁定書,付某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我院配備專職團隊,負責對調委會、各調解組織、駐點調解員等調解成功的案件進行審核,并出具司法確認或民事調解等裁判文書。”審管辦負責人楊燕珍說道,“暢通訴前聯調與司法確認工作銜接,有效地突破了人民調解協議效力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其‘軟弱性’,賦予人民調解協議以強制執行的效力,更好地讓矛盾糾紛化解在訴訟之前。”
“互聯網+”顯成效,足不出戶化干戈
依托省審判信息資源庫,我院建立立案審查、案件分配、排期開庭、審限監督、審判流程管理為一體的陽光立案機制。深化案件“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就近立”改革,通過我院訴訟立案大廳、廣東訴訟服務網、移動微法院、粵公正、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多渠道,為當事人提供一站辦通、一網辦通、一號辦通、一次辦通的訴訟服務。此外,當事人還可以通過廣東訴訟服務網、粵公正等網上訴訟服務平臺,實現案件查詢、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開庭、網上調解等訴訟服務,不用跋山涉水到法院,宅在家里就能輕松解決糾紛。
“當事人都沒有到場,怎么調解?”遠在福建省福州市的被告某科電科技公司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今天晚上我們會組織視頻開庭,我會把開庭方式逐一告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隨時聯系。”馮文娟法官團隊及時聯系雙方當事人,告知其視頻開庭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并多次調試視頻庭審系統,為晚上的開庭做足了準備。庭審中,即便雙方調解意向強烈,但面對案件爭議焦點,雙方仍隔空“唇槍舌戰”。顯示屏這頭,馮文娟法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結合雙方的意向,從情、理、法三方面向雙方釋明爭議事實、說法釋理,耐心勸導雙方當事人。歷時1小時,雙方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
“上午收到原告表示愿意調解的消息,當即我就聯系雙方當事人,晚上組織開庭調解,最終實現雙方當事人‘案結怨清事了’。”馮文娟法官表示,法官團隊正是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采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視頻開庭調解,當時被告遠在省外,原告也在離法院較遠的新圩鎮。雙方當事人通過音視頻系統的連接實現實時交流,最大限度保障當事人訴訟服務需求,足不出戶就可以化解矛盾糾紛,不僅減輕當事人訴累,提高辦案效率,還很好地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接下來,立案庭將繼續推進集約送達、繁簡分流、多元解紛等各項工作,以購買社會化服務為抓手,整合社會多方力量,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緩解法官辦案壓力,將審判輔助事務剝離出來,集中到訴訟服務中心,暢通繁簡分流機制的運行,不斷提升新時期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和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水平。”立案庭負責人李杏連說道。
來源:研究室
-THEEND-
- 上一篇:注冊文化類公司的流程
- 下一篇:商標被別人注冊了我還能繼續使用么

